反對?! 早教中的「提前起跑」?!
巧巧: 『就黎要戴眼鏡…….』
早教, 不早教…….
是贏在起跑線上?
是揠苗助長?
.
已經第2次當媽媽, 理應什麼都變得輕鬆, 自然, 意外地….. 事實並非如此!
Your Baby Can Read 已經成為育兒必備的教材, 比迪士尼還要受歡迎!
看/聽得越多, 越發現, 今天的寶寶, 進步, 進化得驚人!
「出世十數天, BB會跟我嘻哈大笑, 不停說話」
「剛2個月, BB已經反身了!」
「BB3個月, 起身扭計想食奶就會叫媽媽」
然後…… 又會發現
「BB4個半月, 仲未識爬係咪要帶佢睇醫生?」
「BB 3個月, 食得固體未?」
「BB 5個月, 點解仲未坐得穩?」
.
根本不打算「緊張」的我, 開始擔心了……..
2個月時, 都因為看了太多”進化個案”, 忍不住走去問醫生: 『我BB仲未識嘻哈大笑, 佢會唔會啞架?』
縱使…… 身邊人都說我白痴!
.
可以不緊張嗎? 可以不擔心嗎?
明明就是看到, 女兒跟大圍的不相同…..
那我需要找出, 為什麼女兒會「與別不同」啊!
最怕, 是教養問題…….
老實說, 要照顧姐姐, 放到她身上的時間, 自然會被分薄一點…….
更老實說, 有時工作後太疲累, 明知需要跟她親子時間, 都會偷起懶來…..
若果因為我們的懶惰, 令女兒發展給待慢了, 那實在難辭其咎啊!
.
我們無意挑戰任何家長們的教養方法
上天賜予巧巧給我(們), 是讓我(們)學習等待….. 學習慢慢來…..
說她不好嗎?
說她發展差嗎?
3年多來看的資料, 讀的書本, 上的課堂, 都告訴自己, 巧巧其實一點也不差!
只是………. 她不會是最快最棒的那個!
又如何?!
起跑線贏了, 我也沒有信心, 讓她贏一輩子……….
看咱們仨對靖天的教養, 教育, 就略知一二!
.
孩子是隨時隨地的學習
家長是隨時隨地的教導
沒有時間表也可以教
有時間表或也教不好
言教是教
身教是教
只要不執著於成績效果
也就不執著於早教不早教了
.
早教,成了香餑餑。
家長一擲白金的帶子0-3歲的BB去學習、體會、感受。。。。。。當得知我想做幼教的時候,有些朋友就建議去做早教咯,那市場如火如荼。對我一擲幾萬,耗時耗錢的去專業學習蒙台梭利教育不解。從我這段時間接觸到的蒙台梭利和華德福等等幼教流派,我覺得她們是反對早教的,或者確切的說是反對超越兒童的年齡去“提前起跑”,因為最終結果必然是揠苗助長。這裏剛好看見兩篇文章同時談到此問題,很準確的代表了我的看法,這裏摘錄給大家。
新華網聖地牙哥3月7日專電, 美國教育學家約翰·布魯埃爾在由智利大學主辦的“早期教育和大腦發育”國際研討會上指出,以往認為0歲到3歲之間是嬰幼兒智慧開發的最關鍵時期,但這種觀點是片面的。他認為,過分開發3歲以下嬰幼兒的智力並不利於他們的成長。
布魯埃爾說,現在市場上有大量幼教書籍和其他益智產品聲稱能夠開發3歲以下嬰幼兒的智力。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爭相購買。但是目前並無科學依據證實受過特殊智慧訓練的嬰幼兒比別的孩子聰明。事實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只要在正常的家庭環境下接受普通的啟蒙教育就足夠了。
埃爾說,神經科學已經證實,人類生命的最初3年是腦神經細胞形成樹突的關鍵期,而樹突網路的密集程度是人類智慧的決定因素。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在這個階段能學得更多更有效,因為學習有很多種,很多學習是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的。年齡大一些的孩子通常會學得更快。
兒童神經學家艾曼達·塞斯佩德斯也指出,在沒有認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基礎的情況下,一味給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是危險的。有很多家長輕信所謂“0歲-3歲教育黃金期”的說法,企圖教給孩子一些完全不適合他們年齡的知識,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
有些能力是適宜早期開發的。適度教育打下的良好基礎對今後的學習大有裨益。塞斯佩德斯指出,3歲之前的兒童應著重培養開發能力,即通過自身經驗進行學習,比如戶外活動、玩水、玩泥巴和追趕小動物等體驗性的玩耍。另外,掌握語言、學會交流也十分重要。有研究證實,人類接觸外語的年齡越早,就越容易學會這門語言。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教育思想》
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兒童心理學家,日內瓦學派的創始人,發生認識論的開創者,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佛洛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他提出的兒童建構理論不僅影響到歐洲,甚至影響到現代全世界的兒童教育。它開闢了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途徑,對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響。
皮亞傑的兒童教育觀點主要有:
1.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和思維能力。
皮亞傑認為,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是認知發展的理想目標,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標。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貯存記億,因此,他反對傳統教育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吸收知識的做法。兒童不應該是消極接受知識灌輸的”容器”,而要學會如何思維。他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於造就能夠創新、能有所創造、發明和發現的人,而不是簡單重複前人已經做過的事情。可見,皮亞傑把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放在了教育最重要的位置上。
2.真正的學習是兒童主動、自發的學習
從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和兒童發展階段理論出發,皮亞傑認為,兒童所獲得巨大發展不是由教師傳授,而是出自兒童本身,是兒童主動發現、自發學習的結果。因此,皮亞傑強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兒童學習的促進者,教師的作用是間接的。教師要尊重兒童學習的願望,不應該將知識硬塞給兒童,而是創造一定的情景,讓兒童自己主動、自發地學習。
教師除了為兒童提供主動、自發地學習的機會之外,還可選擇一定的內容,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促進兒童的發展。皮亞傑認為,智力的活動必須由一種情感因素激發,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引起學習欲望和動機。他強調,在促使兒童學習的動機中,兒童的內在動機是首要的,獎勵懲罰之類的外來強化並不起很大作用。同時,給兒童學習的內容必須和兒童己有的經驗有一定的聯繫,和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又要足夠新穎,具有一定的挑戰,這樣才產生認知上的不協調和衝突,引起兒童的興趣,促進他們主動、自發地學習。
3.兒童必須通過自己動手做來學習
皮亞傑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放手讓兒童去動手、動腦探索外部世界,不斷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體系。教師的任務是佈置相應的情境,提供適當的材料,讓兒童自己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思考,自己認識事物,發現物體的某種規律,得出答案,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而不能只靠課堂上聽教師的講解,看教師的演示。從兒童的特點出發,皮亞傑宣導活動教學法。
4.教育應該遵循兒童的年齡特點
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和成人不同,有著獨自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因此,教師在教育中必須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和階段特徵來安排教學內容和選擇教法,在對兒童施教以前首先要清楚兒童已經發展到什麼水準,然後再確定教學內容並進擇教學方法。不斷根據兒童的興趣和實際的情況調整教育。教育必須遵循兒童的發展規律,不要把超越兒童發展階段的知識教給兒童,不要強迫兒童學習心理發展還沒有準備好的內容,否則將出現揠苗助長的情況。
5.注重兒童的社會交往
皮亞傑所重視的交往是在”合作”的意義上講的,那就是,學習中交往的重點應放在兒童之間的合作而不是競爭之上。因為與同伴共同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影響,就能集思廣益,使學習效果更佳。
皮亞傑所說的交往包括了師生間的交往和兒童間的交往,但總的來說,他更重視兒童間的交往。他認為兒童互相的合作最利於鼓舞兒童真正交流思想和進行討論。因為兒童在和同伴相處的過程中會感到基本平等的相互關係,使兒童擺脫自我中心狀態,並從別人那裏獲得豐富的資訊。因此,皮亞傑非常重視兒童的合作,鼓勵兒童的互教和互相影響,以此促進他們的學習和發展。
(319)
我响英國住要計起跑我就一定輸哂,所以我都括出去,照樣陪吓佢哋玩,都無乜特別有嘢比佢哋學,不過係透過生活多D比佢哋學自理咋!希望我嘅懶唔會累佢哋啦!
但係你教得好好呢, 那怕係咪起跑線上!
我曾經都一度係咁樣,超緊張!可能因為第一胎既原因,但嘗試放鬆心情去諗,只不過係個人的發展進程不一樣而已。
看看身邊朋友,會突然覺悟原來上天已經賜給我們人生中最大的寶貝,他們的健康成長已是我們最值得感恩的地方!
願他們都健康快樂成長
謝謝你, 謝謝分享!
我相信各人對早教都有不同的見解,我認為孩子的吸收力是重要的關鍵,好似靖天是一個對語言運用很強的小朋友,可以實行語言早教。
在"卡爾威特"一書中所提倡的早教同現代的早教是不同的,可以作為多方面的反思。
莫非現代的教育好像"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才會成功?
唉….. 實在是一個謎!!!!!!!!!!!
靖天媽媽,多謝寫下我的心聲.我跟你的PROFILE好似呀!我大仔三歲8個月,細女8個月.大仔時BABY CAN READ 同 DISNEY 同 ENGLISH TIME 都睇哂. 當細女時(NOW),連FLASH咭都未開始,唔係唔想個細叻D,不過教個大時間已唔夠用!
很感恩,2個又DEVELOP唔錯,keep going!
謝謝分享啊!
你已經給孩子最好的早教了!!!
體驗生活, 探索身邊的大自然, 不是比坐定定學書本的知識要好嗎?
我深信靖天同巧巧的體驗都比一般港孩多. 至少我仍未有勇氣同精力一個帶2個bb(1個4歲, 1個7個月)出街!!!他們更未曾衝出香港!!!真要多多向你們一家學習!!!
多謝你……
但香港教育唔BUY呢套呢
真係很好、很有用的資料
謝謝!